(助人为乐)阜阳白内障女孩董慧娟:
无怨无悔的梦想舞台
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董慧娟来说,现实是残酷的。大学毕业时,因为眼睛的原因,她没能拿到教师资格证,回到了阜阳。经历了种种碰壁后,她在家里办起了免费辅导班,继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——成为一名人民教师。
梦想缘于感动
董慧娟的家在颍东区河东街道大桥社区。在她的记忆里,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医院了,“从记事起,总是被爸妈抱着,奔走于各大医院间”。因为先天性白内障,董慧娟的左眼完全失明,右眼仅存微弱的光感。由于当时阜城的医疗技术水平低,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,多次手术后,视力仍不见好转。之后,董慧娟开始了艰难的求学路。尽管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,父母并没有将她送到特殊学校,而是让她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普通学校上学。在颍东区育新小学读书时,一位残疾老师对董慧娟悉心照顾。老师的关爱,同学的帮助,在她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,也唤起了她的教师梦想。从那时起她就下决心,以后要在阜阳当一名教师。
挑战命运学业终结硕果
2007年,董慧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合肥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。对平常人来讲,这不算什么。但对董慧娟来说,这却是她走近教师梦想的第一步。为能顺利毕业,大学期间,董慧娟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学习。课堂上,尽管老师把她排在第一排,但她仍然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,于是她就用心一遍遍去记老师讲的内容,下课的时候,就把同学的笔记借过来,眼睛凑到纸上,一个字一个字地看, 认认真真地抄一遍,背诵的时候更是把纸拿在眼睛前眯缝着看,那坚毅的神态,让人看了既辛酸又敬佩。
更为艰难的是她在上学放学路上,由于看不清路面状况,走路的时候经常跌倒, 摔得鼻青眼肿,甚至头破血流,有一次她下楼梯,因为看不见阶梯, 从楼梯上直接滚了下来, 身上脸上皮都擦破了,脚也扭了,以至于摔到最后眼泪都哭干了,跌跟头也跌成习惯了。
尤其是吃饭的时候,她看不清饭菜,经常会把花椒一类的佐料吃下去,辣得眼泪鼻涕一直往下流,但是她却幽默地对人说:“也许,这就是我生命的味道吧!“
大学的生活是美好的,同学们都对她很照顾,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。和她一起吃饭,陪她说笑,走路的时候,会有人提醒她,哪里有坑哪里有东西,防止她磕着碰着甚至跌倒。除了同学们帮助她,她也会给同学们补习复习重点和学习笔记,帮同学排解心事、出谋划策,只要同学需要她帮忙,她就会尽全力去帮,让大家感受到来自生命的阳光.为此,大学期间她连续几年被评为“三好学生”,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,学校二等奖学金等,就毕业前夕,她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了,“我的梦想就是回家乡当一名老师,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,才能弥补我的不足。”她说,她经常梦到自己站在母校的讲台上讲课,这已成为她生活的动力。
追寻梦想在家办起了免费辅导班
2011年,董慧娟顺利毕业,但因双眼严重障碍,她没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,与自己的教师梦擦肩而过。大学放假期间,董慧娟经常回母校阜阳三中,与她上学的时候比,学校发生了美丽的变化,一种归属感油然而生。难以割舍的故乡情,让她毕业后回到了家乡。她鼓起勇气,去阜城的几所小学面试,但都因为视力问题被拒之门外。多次碰壁后,她决定在家里开一个免费补习班,锻炼自己的教书技能。在妈妈的支持和帮助下,辅导班开起来了。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内,摆着4张小桌子和几把椅子,靠墙的桌子上放着董慧娟给学生们批改的试卷——这些,就是董慧娟的“三尺讲台”,也是她无怨无悔的梦想舞台。“看孩子们成绩进步很快,学有所获的时候,我感到很开心。”她说。由于董慧娟居住在面临拆迁的棚户区内,受家庭住房条件的限制,她还通过手机建立了“慧娟”辅导热线平台,为更多的中小学生解难答疑。2013年4月17日《颍州晚报》在A4版中国梦.阜阳梦栏目醒目位置对她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,阜阳新闻网、安青网、安徽经济新闻网等新闻媒体网站均进行了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