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一名医生,也是一名共产党员。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在医院外科临床一线工作。十几年来,无私奉献,艰苦奋斗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他始终秉持着“以人为本、治病救人”的服务宗旨,以院为家,视病人如亲人,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,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献给了病人和医院,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救死扶伤的生命赞歌。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名普通医生应尽的职责,践行着一名普通党员的庄严承诺。他就是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主任----段守卿。
他,工作勤恳,任劳任怨。
工作中,他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全身心对待工作。一年四季,医院规定早晨八点到班,但他经常七点就来到了医院。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,不论是严冬还是酷暑,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,只要病人需要,他都随叫随到,毫无怨言,一年到头都能在医院看到他的身影。工作以来,他给自己定了个要求:每天坚持亲自查房,了解每一位病人的病情信息,第一时间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。
因为长期疲劳工作,缺乏足够睡眠,他患上了慢性角膜炎,平时需要滴眼药水维持,严重时要靠打点滴减轻症状,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痊愈。但只要有急诊、有手术,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医院,来到患者身旁,从华灯初上到旭日破晓,忙碌在病房与手术室之间,次日依然精神抖擞地正常主持科室工作。犹记得2012年4月的一天,半夜3点钟时一个肠梗阻病人手术遇到困难请求紧急会诊,他毫不犹豫地辞别还在发烧的妻子,急忙赶到医院,同大家研讨商量解决方案,他从病人的角度考虑,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为首要条件,想方设法、排除万难破解了手术难题。他的无私,他的敬业博得了同行的一致敬佩和称赞,也使病人家属从心眼里感动。
2011年,他在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进修学习期间,由于工作认真,能想病人所想,急病人所急,耐心为患者解除病痛,被安徽省立医院光荣榜医患桥栏目刊登表扬。
他,以院为家,心系患者。
他把科室当做自己的家,时刻以主人翁精神管理科室,这些都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的小事上。下班时,他总习惯性的到处看看,看到走廊的窗户开了,他会随手关上;看到水龙头滴水,他会随手闭上,他身体力行,带领大家从一张纸一支笔一滴水上自行节约。他每天大多的时间都呆在病房,心无旁骛的工作着。他曾笑着说,宁愿做正确方向的乌龟,不做错误方向的兔子,工作时刻有进步,总能到达目的,绝不能对工作三心二意。
由于工作忙,当然陪妻子和儿子的时间就少了,家人有时也会抱怨他几句,他总是很愧疚的劝着他们说,“七院在快速发展中,外科底子薄,现正处于迎头赶上的好时期,我作为科主任,责无旁贷呀……”。家人无私的理解和支持,使他更加全身心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中去,连年被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和优秀科主任。
他始终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、朋友,对患者、对同事给予春风化雨般的温暖,不管是住院的患者还是出院的患者,对于他们的问题百问不厌,耐心解释,对有困难的患者则千方百计的帮助他们。前不久,有一个生活困难的农民患者,本来行动就不方便,就诊后不慎丢了钱包,没有回家的路费,他得知后,亲自给病人买了早饭,自己出钱打车送患者上车回家,并细心的叮嘱司机一定要安全的把人送到家。这名患者和他家属都很感动,来复诊时特意表示感谢,他们说,“这样的医生简直就是我们的亲人呢”!
他总是能发现患者细微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,在大家看来段守卿好像天生就适合当医生,但其实这些都是他一点一滴的积累形成的。他曾教育科室医务人员,要用心管病人,走进病人心灵,你理解患者,患者才能充分与你交流。去年9月16日,周日,他常规查房,发现一个老年患者和其他病人表情不一样,细心询问后,才知道这名患者总是感到孤独,认为家属照顾不周,多次拒绝治疗,了解情况后,他细心与患者谈心,与家属亲切沟通,最终使得老人接受治疗,并痊愈出院。
他,廉洁行医,以德做人。
医乃仁术,无德不立。在日常活动中,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,作为科主任,他带头为大家作廉洁行医的表率。在为患者做好手术和治愈病痛后,有的患者为了表示感谢坚持要请他吃饭或送他礼物等,都被他坚决拒绝了,他说,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,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的职责,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!”
有次医院来了位糖尿病并发右脚多趾感染的老年患者,由于行动不便,子女不在身边,他亲自组织医疗小分队上门义诊服务,指导老人降糖用药、为患处消毒,隔三差五去老人家复诊,在他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,老人的血糖逐步稳定,感染的伤口最终也愈合了。
这些仅仅是段守卿同志工作中的一个缩影,像这样的事件数不胜数。段守卿不愧是我们爱岗敬业的楷模,他说,他只是做了一名医生该做的事情,今后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,依然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!但能将平凡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,就是最大的不平凡!段守卿同志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了一个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忠诚誓言。